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红石村的变迁

红石村的变迁

关键词:农村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红石村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Monkeywe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899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  日前,笔者到容县杨梅镇红石村采访,只见宽敞的水泥硬化道路从村口通向村尾;村中的水泥灯光篮球场正在举行篮球比赛,气氛十分热烈;田野中金黄色的的禾稻在微风的吹拂下,似浪翻滚,煞是喜人;在淮山架和荔枝、龙眼等果树的掩映下,幢幢结构新颖,装修别致的楼房拔地而起……。红石村党支部书记黄龙泉告诉我们,红石村的巨大变化,是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改革开放富民政策给农民带来实惠的结果。

  红石村,是桂东南云开大山余脉中的一个小村子,离杨梅镇绿荫圩仅7公里。在地域上,该村属于群山环抱中的一河两岸,站在稍高处,可将全村1300多户人家一览无遗。但就人口而论,它就不算小了,男女老少共有5600多人。

  从勒紧裤带到余粮满仓

  我们沿着环村公路走了一圈,看见田野上的禾稻已经勾头黄熟,沉甸甸的,一派丰收景象。面对美好光景,勾起了村支书黄龙泉对过去艰苦生活的回忆。他说,红石村共有1790亩水田,只人多田地少的地方。解放初期,由于水利条件差,全村三分之二的稻田一遇干旱就减收。家家户户粮食不过关,不少人只好以野菜树皮充饥,勒紧裤带过日子。1960年,在当地党委、政府的领导下,全村出动青壮年劳动力几百人,在红石河的上游挖河筑坝,开引水渠道,经过一年多的苦战,环绕东西两片共8公里长的引水渠道终于建成。自此,拦起来的红石河水顺着水渠乖乖地流进该村1200多亩的稻田,昔日的“望天田”终于成为旱涝保收田,全村粮食产量稳定提高。

  村里的老农回忆,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水稻种植全部是常规种,既怕风雨,又不耐肥,产量很低。那时人口虽然没有现在多,但收获的粮食有限,人均有粮少,粮食问题始终无法解决。“文革”以后,虽然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,粮食产量单产比过去有了一定的提高,但由于当时农民每年都要缴纳公购粮,公购粮任务完成后,还要卖“双超”、“三超”粮,农民家里的粮食仍然没有增加多少,不少农户依然是“半年粮食一年吃”,勒紧裤带过日子的现象还比较普遍。该村六井屯年近九旬的彭大爷回忆说:“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家家户户缺粮。当时他家6口人,每年稻谷不到2000斤。为了节约粮食,只好一天三餐吃稀粥。有一次,一位亲戚因家里没有粮食到我家住了几天,为了不失面子,那几天晚上我们才勉强吃干饭。但当这位亲戚一离开,我们吃的稀粥比以前更稀了,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把吃干饭多吃的粮食节约出来。”

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,红石村的农民成了耕地的主人。一时间,全村农民选择高产良种,实行科学种田的热情空前高涨,粮食产量大幅提高,温饱问题基本解决。随着农民种田只交公粮,不用卖购粮和余粮,到取消农业税,农民种田有补贴的富民政策的先后实施,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,粮食十年九增已属正常。我们随意到村委会附近的几户人家的谷仓看了一下,只见家家户户余粮满仓。一位年已八十多岁的潘大爷笑着说:“过去一日三餐粥,而今三饭有鱼肉,新中国的好日子还长着呢!

  从身无分文到荷包鼓涨

  从红石村的村口一直往村尾走去,只见村道两旁有多家经营农资、杂货的店铺,也有多家电子厂和针织厂等小企业,片片农田已不仅仅是单纯种植水稻,也有建池养鱼、养鳖、养青蛙之类的,还有数百亩“淮山——瓜——豆”生产基地。这种经营模式表明,红石村的村民的商品意识比较浓,他们挣钱的渠道比较多。因此,这里的农民都比较富裕。

  该村白石二组73岁的老农黄爱文告诉我们,其实,红石村的村民也经历了“从身无分文到荷包鼓涨”的过程。红石村历来有种淮山、养母猪繁殖仔猪出卖的习惯。可是,在改革开放前的二三十年时间里,这些都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来批判,不少农民根本没钱花。就他家来说,一家六口,每年只养两头肉猪,一头上调给国家,一头自宰出卖,总收入不到300元,既要送两个儿子上学,又要补一百多元的口粮钱,日子过得非常艰难。1963年除夕,由于家里实在没有钱,社会上的鸡鸭鱼肉不仅很贵,而且很少卖,全户只买了半斤猪肉,一斤米粉就算过年了。春节期间既不烧鞭炮,也不给小孩压岁钱,一点过年气氛也没有。。

  改革开放后,红石村根据该村一河两岸土地肥沃、湿润疏松,十分适宜种植淮山的实际,引导村民大种淮山。起初,由于农民在淮山地里只是单一种植淮山,经济效益不高。随后,村里请来自治区农业厅和县农业局的专家,指导农民根据淮山、苦瓜、丝瓜、豆角的不同生长周期,按照“淮山——瓜——豆”的综合高效农业生产模式,在淮山地里套种苦瓜、丝瓜和豆角等蔬菜,实现一年三造甚至四造收成,确保亩产万元目标。去年,红石村淮山套种蔬菜面积有450亩,由于管理得法,所产淮山既粗又长,平均亩产3000公斤以上,全部以每公斤4元以上的价格销往广东等地,加上苦瓜、丝瓜和豆角的收入,总产值达586万元,平均每亩产值1.3万多元,全村人均1045元。

 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,红石村掀起了养母猪热潮。当时1000多户人家,养母猪的农户占七成以上,且不少农户母猪的饲养量都有好几头,多的达几十头,全村每年繁殖出售的仔猪都在2万头以上,加上肉猪收入,全村每年养猪收入超500万元。该村的几位村干部告诉我们,这一光景一直维持了近10年时间。在这段时间里,红石村的农民实实在在发了养猪财。

  红石村富余劳动力多,每年都有不少青壮年劳动力到广东等地务工,还有200多人在容城或当地的绿荫圩做猪、鸡、淮山、沙田柚、荔枝、龙眼、柑橙等农副产品中介生意。据了解,全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有1900多人,约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。近30年来,全村外出务工人员每年都挣回了可观的收入。经过多年的打拼和积累,不少农户都实现了“从身无分文到荷包鼓涨”的转变。白石二组的黄爱文大叔告诉我们,他家通过种植两亩多的“淮山——苦瓜——丝瓜——豆角”,建了一口300多平方米的池塘养殖塘角鱼,用诱虫灯诱杀害虫做鱼饲料,还有两个儿子和儿媳到外地务工,全家每年的纯收入都在7万元以上。近年来,他家不但建起了新楼房,而且添置了新式的大型彩电和音响,成年人个个用上了手机,日子过得挺惬意。

  从泥砖瓦房到示范新村

  村党支部副书记、文书黄林文告诉我们,现在的红石村的村民走的是水泥硬化道,住的是新楼房,业余文体生活丰富多彩。然而,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,该村的村民住的是泥砖瓦房,走的是羊肠小道,没有篮球场,没有文化室,过的是“开工一窝蜂,收工钻被窝”的非常单调乏味的生活。当时,村里有一位40多岁的光棍汉,由于家穷,只有一间破屋,一张木板床,火炉连灶灶连房。虽然他也相过几次亲,但来的女人一看这情景,连凳不坐就跑了。

  八十年代后,村民们逐渐粮丰钱增,村党支部便有意识地引导大家改善住宅条件,提高生活质量。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,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,推倒了原来的泥砖瓦房,建起了第一代的水泥结构平天楼。但由于这些住宅没有卫生间,结构不合理,村民们住起来仍然感到不大舒服。2000年以后,该村党支部根据居住安全、生活方便、节约土地的原则,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建套间住宅楼。做到建新居与改水改厕结合,与节约土地和节能减排结合,与建设生态富民家园结合,与建设文明卫生庭院结合。因此,近几年来,该村的六井、白石、扶库、罗达、文寨、莲塘、谭旺等7个片的村民在建房时,都按照整齐有序、居住集中、节地舒适、外表美观、环保卫生、美化绿化和有活动场所的要求,先后拆除原来的破旧住宅,重新建起住宅楼,有的农户还建起了结构新颖的小别墅。笔者在白石、六井片部分农户参观,看到近年新建的楼房基本采用套间结构,有卫生间,猪禽舍与人居分离,不少农户还建起了沼气池和无害化卫生厕所,用上卫生安全的自来水,煮饭、点灯全部使用沼气,固定电话、手机、洗衣机、电冰箱、空调、闭路电视等现代通讯工具和家电设施全部进了寻常百姓家。而且,还有五十多户农户安装了电脑,用上了宽带,网上推销农副产品和购物已成为该村部分青年农民的时尚。

  该村过去交通条件落后,村道弯窄,无法通汽车,就连手扶拖拉机和摩托车也难以通行,造成村里的淮山、生猪等农副产品销路不畅。上世纪八十年末和九十年代初,该村筹措资金,组织力量,把村中的主要道路拓宽拉直,将其建成能通汽车的四级沙土路。2003年,又通过上级补助,村民投工投劳的办法,共投入100多万元将村口至村委会、六井、莲塘的道路铺成水泥硬化路。2008年,在县直有关部门的支持下,该村通往白石片的村道也已拓宽硬化。而且,白石片5个村民小组的村民还主动捐资出力,将屋与屋之间的道路硬化,真正结束了出行难、通车难的历史。

  随着交通条件的彻底改善,近年来,该村潘信桥、凌龙安、黄世新、凌远炎等几十户农户先后购买了轿车、面包车或货运汽车等大小汽车,为他们经商办厂做生意提供了方便。到该村收购淮山、生猪的客商一天比一天多,价格也明显高于其他地方。

  此外,该村还筹措20多万元,在白石片建起了标准化灯光篮球场,文艺舞台、科技图书室和阅览室。村民们利用空闲和晚上时间到篮球场打篮球,到文化广场唱歌、跳舞或观看演出,到图书室和阅览室阅读书报,看科技录像,红石村真正成了容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